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需多驱力协同推进
■丁建洋
近年来,国内各类院校相继组建了一大批现代产业学院,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先后公布了一批重点培育建设的现代产业学院。加快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与现代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然而,当前我们在对现代产业学院的认识与实践方面,依然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在全面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攻坚克难阶段,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回答。
本质追求存在逻辑障碍
现代产业学院旨在以各类院校为依托主体,突破以学科为主题的传统学院组织形态,聚焦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产业化应用,以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为共建主体,形成以现代产业为主题的新形态学院组织。“现代”的核心指向就是通过现代先进知识的运作,促进“产业”的“现代化”。
现代产业学院是对此前高职院校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所建立的产业学院、行业学院、企业学院等新型教学组织的全面拓展,是对传统的校企合作教育以及普通本科院校应用转型改革等发展战略的深度拓展。
现代产业学院的本质是以学院组织为载体,实现教育逻辑与产业逻辑的交叉、互补和融合,大学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与企业的员工培训、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形成双向水平互动,在教育与产业之间形成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一体化行动。
从本质上说,现代产业学院的这种追求存在逻辑上的障碍,因为教育逻辑与产业逻辑具有不同特性。
具体来说,教育逻辑是大学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以及社会服务等职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高深知识为逻辑起点,追求高深知识的应用,以公益性与公平性为主要价值标准,注重未来价值的创造,追求学习者与学科发展以及社会服务价值的实现。学习者、教师、学科、高深知识等构成教育逻辑的关键要素。
产业逻辑是企业的员工培训、技术攻关、产品生产、市场交易等职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产品为逻辑起点,通过以知识为载体的产品、技术、信息、服务等在市场中的交易,以营利性与效率性为主要价值标准,注重即时价值的创造,追求市场价值的实现。员工、产品、技术、知识等构成产业逻辑的关键要素。
两种逻辑的共同点在于通过知识创造价值,促进社会发展,两者既相互依托,又相互排斥。其双重关系告诉我们,既要充分利用两种逻辑相互依托的特点,激发现代产业学院建立与发展的生成动力;又要注重两种逻辑相互排斥的特点,设计现代产业学院创设与发展的实践路径。
现代产业学院的生成动力
建立并发展现代产业学院的一般动力主要来自教育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大学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资源供给都受到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必须与产业进行深度合作;同样,产业的人才需求、技术攻关、产品开发等受到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也需要与大学深度合作。
正由于两种逻辑具有相互融合的动力,使得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院校,在本世纪初率先探索产业学院建设。随着国家与区域创新系统的转型升级,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互动发展又引发了大学系统中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院校,与处于产业链不同节点与发展水平的企业互动共建现代产业学院。
此外,现代产业学院的建立与发展还有其特殊动力。
一是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加速迭代发展,要求科研与技术开发从单向垂直行动走向双向水平互动,加速研发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应用,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是区域间竞争异常激烈,无论是国内区域之间还是全球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竞争都在加速发展,需要把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产品开发等融为一体,通过创新要素集聚提高区域与经济体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全球范围内正在盛行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大学、企业等创新主体不断突破部门疆域、组织边界,在应用情境中开展科技研发,追求知识生产的主体协同、部门融通、学科沟通,以及过程反思,强化知识生产的社会责任。
正因为这些特殊动力,推动不同类型、层级的院校和产业链中不同节点与发展水平的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建立并发展现代产业学院,形成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产业化应用、市场化推广等联合攻关、全面发展的格局。
应该说,在发展程度以及交汇点上,教育逻辑与产业逻辑还存在不同类型与层级的问题。比如,前沿科学与未来技术在探索中的未知问题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常规科技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难题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成熟技术的创新性应用问题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等。
正因如此,需要不同类型与层级的院校创设现代产业学院,着眼于不同类型人才培养,以及不同发展水平的企业的创新发展。其中,应以应用型院校为主体,面向地方与区域重点产业,围绕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前沿科学与未来技术攻关、研发成果产业化应用等现代先进知识一体化运作,这是“产业学院”发展为“现代产业学院”的根源所在——通过现代先进知识的一体化运作促进产业“现代化”。
现代产业学院的实践策略
基于本质内涵与生成动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是高校、企业、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共建机制。
首先,现代产业学院要形成以一种驱动力为主、多种驱动力协同推进的创设模式。
一是高校驱动模式,即高校基于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整合优势学科专业资源,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协同创设现代产业学院;二是企业驱动模式,即企业基于自身与产业发展需求,通过资源投入等方式,与高校合作创设现代产业学院;三是行业协会驱动模式,即行业协会基于产业链、产业群的整体发展需求,整合行业共性资源,与高校共同创设现代产业学院;四是政府驱动模式,即政府基于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整合区域产业资源,与高校合作创设现代产业学院。
只有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内驱力,才能促进多元主体形成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持续动力,并凸显产业发展主题。现代产业学院的创设可采取“从0到1”的方式,基于产业发展需求,整合高校与企业的优势学科专业资源,也可以推动与产业关系密切的传统学科学院转型,聚焦产业主题。
其次,现代产业学院要充分发挥各主体在共建中的不同角色功能。现代产业学院依托于高校,对高校职能发挥的溢出效应也最大,高校在共建机制中理应发挥“核心主体作用”。
所谓“核心主体作用”,即在多中心协同的复杂网络建构中发挥主导作用,对多元主体参与协同行动发挥最早的发生功能、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综合利用高校所供给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开发相关生产要素的成本,激发企业参与共建的内驱力,进而激发政府与行业协会从推动产业链与社会效应的整体发展出发,形成参与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内驱力。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多主体共建的新形态学院组织,其重要标志就是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企业参与现代产业学院的治理、教学、研发、成果转化等具体运行过程,人才(员工)培养、课程(产品)开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实验实习(项目中试)、市场调查(市场推广)等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运行的核心环节相连相通、共享共治。
围绕院校与企业间的共建,政府与行业协会必须发挥“中介作用”,采取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建设平台等激励措施,充分利用教育与产业的资源禀赋优势,引导并支持企业和高校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促进创新要素向现代产业学院集聚。
(作者系盐城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现代产业学院的理论建构、理想形态、理性路径研究”〈2022SJZD04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