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筑梦,挑战未来。10月27日至3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贵州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办。我校共获得“挑战杯”国家级奖项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本次竞赛,我校实现“三大历史性突破”。一是首次获得国赛一等奖2项,二是国赛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三是“黑科技”专项赛、红色专项赛国赛获奖均实现零的突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作品《触“钼”兴“碳”,“蒸蒸”日上——基于二硫化钼碳复合气凝胶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研究》获得“黑科技”专项赛国赛一等奖。作品以“绿色、环保、低碳”为理念,构建基于MoS2/C复合气凝胶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围绕太阳能界面蒸发技术展开,从优化光吸收和供水、限制热学耗损及构筑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方面入手,着力解决船舶运行续航及船员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淡水短缺问题,为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产业技术研究院作品《冰箱电子鼻,“嗅”色可餐,李斯特菌气敏传感快速检测仪》获得“黑科技”专项赛国赛一等奖。作品设计了一款针对李斯特菌生物标志物二甲基三硫的气敏传感快速检测仪,采用非金属S掺杂的分级结构氧化钨作为气敏材料,选用STM32为微控制系统,构建便携式气敏传感快速检测仪。产品能够很好地实现日常生活的健康和安全监测,有效降低李斯特菌感染风险,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化学化工学院作品《可控官能团&烷基链协同作用的磁性杂化微纳塑料吸附剂》获得主体赛国赛二等奖。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作品《青春之力助推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盐阜老区百名青年企业家的调研》、数理学院作品《青春筑梦湿地,行动守护生态——以青春的名义传承、弘扬、践行徐秀娟精神》、设计艺术学院作品《盐城新四军红色文化IP传播体系构建研究》获得红色专项赛国赛三等奖。
我校高度重视本届“挑战杯”工作,党委书记方海林,校长、党委副书记邵荣多次听取备赛工作汇报,推进“挑战杯”工作。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勤芳备赛、决赛期间全程关注、指导师生参赛,要求校团委全力做好师生备赛专家指导、参赛协调保障工作。备赛以来,相关职能部门和参赛学院积极配合,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和指导教师、学院团委书记悉心指导学生备赛参赛。校团委多方协调校内外优质资源,组织多轮专家精准辅导,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浓郁氛围。
本届“挑战杯”竞赛聚焦科技强国战略部署,提升育人实效,不断提高品牌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推动竞赛改革优化。赛事架构更加优化,学生参与更加广泛,组织发动更加活跃,吸引到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其中主体赛共有1745件作品推报国赛,经过初赛有344所内地高校的690件作品,9所港澳地区高校的23件作品入围终审。“黑科技”展示活动吸引了近千所高校的1万余件作品,5万余名学生参赛,最终选拔出国赛获奖优秀作品877件。依托红色专项活动开展大思政教育,全国近2000所高校的学生形成了数十万件实践成果。
校团委将继续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标,持续优化科创育人体系,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多维赋能青年科技创新,引导广大青年树立“科创报国,强国有我”的志向,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平台。未来,校团委将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营造浓厚的创新创造氛围,坚持“学、研、赛、创”一体化推进的育人思路,不断引领盐工青年学子投身科技强国的创新创业实践,进一步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赛人员合影
项目名称:《触“钼”兴“碳”,“蒸蒸”日上——基于二硫化钼/碳复合气凝胶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研究》
推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杨丽、杨文倩、陈巍、史耀宗、王洪博、孙凡茜
指导教师:张勤芳、余芳
《触“钼”兴“碳”,“蒸蒸”日上——基于二硫化钼/碳复合气凝胶的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研究》作品
受邀参加“挑战杯”“黑科技”展示活动“青年与海 强国有我”海洋主题作品展览
项目名称:《冰箱电子鼻,“嗅”色可餐,李斯特菌气敏传感快速检测仪》
推报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
团队成员:沈俊逸(材料)、胡琪渲(环境)、陈禹皓(材料)、郭俊杰(材料)、曹胜男(材料)、黄徐阳(环境)、曹子易(环境)、尹楠欣(优培)
指导教师:张文惠、岳鹿、杨秀丽
项目名称:《可控官能团&烷基链协同作用的磁性杂化微纳塑料吸附剂》
所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团队成员:赵心彤、顾林研、季志超、徐梦杰、田文鑫、高子言(材料)、许峻源、陈雨杭
指导教师:张向楠、李红波、李静
《可控官能团&烷基链协同作用的磁性杂化微纳塑料吸附剂》作品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科技成果展
项目名称:《青春之力助推革命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盐阜老区百名青年企业家的调研》
所属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团队成员:袁程、孙联、朱荷、刘栀寒
指导教师:周晓燕、刘荣、谷小川
项目名称:《青春筑梦湿地,行动守护生态——以青春的名义传承、弘扬、践行徐秀娟精神》
所属学院:数理学院
团队成员:韦琰霖(土木学院2023届毕业生)、刘妍(汽车学院2023届毕业生)、展悦、陈厚铭、潘冰、倪悠洋(信息)、孙鑫(海生)、陈宜昊(海生)、陈骄阳(纺服)、钱慧(环境)
指导教师:魏伟华、渠颜颜、孙杰
项目名称:《盐城新四军红色文化IP传播体系构建研究》
所属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团队成员:刘政楠、丁佳怡、毕子涵、邓杨、邓苏馨、刘磊、张赢天、潘晨钰、王思琪
指导教师:杨士卿、王瑾、韩晓晓
图片来源:校团委